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3商演压大轴(2/3)

知道吗?亏你还是学艺之人,今天这一场长高跷秧歌,天塌下来了,也得给我表演完了。”

说罢又吩咐几位师兄,把一套长高跷秧歌表演的服装道具从车上搬下来,看得出来,对这次演出,师父很重视,谢氏高跷秧歌中,长跷表演是看家本领,一般不轻易表演,自从师父不再上台以后,已经有好些年,谢家班的秧歌表演没有上过长跷表演了。

准备工作就绪,师父叫我:“德馨,你过来。”

我起身,走到师父面前。

师父抬起头,目光笃定的看着我,说:“一会儿上台,把心给我稳住了。别给谢家班丢脸。”

说完又剜了大师兄一眼,说:“你也是。”

大师兄低着头,没有吭声,我点点头,说:“好的,师父。”

我虽然没有正式上台表演过长跷,但是私下里与大师兄练习的多了,对于表演中的走步、换位、以及两人间的配合,已经是轻车熟路了。

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虽然没有十年,两三年也够用了。对于这次表演,我是有把握的。最重要的是,我想起了学习扎马步那时的苦练,心里就稳了不少。

锣鼓声响起来了,两个狮子摇摇摆摆,首先出场营造气氛。我和大师兄舞一支,另一只则是师父叫回来的另外两个师兄舞。谢家崴子的高跷秧歌舞狮子,有着基本的八道程序:拜前堂、走大围、双狮会、采青、游花园、打瞌睡、走大围、三拜。

演出时,八道程序依次进行,将狮子的喜、怒、哀、乐、惊、疑、醉、睡八种形态,丝丝入扣的表现出来。

整个表演的时间,30分钟左右,一般来说,狮子两个人是舞不下来的,中途的需要换一次人。但是我好大师兄都是血气方刚的年纪,我们一口气就舞完了,另一只狮子则不得不换了一次人。

舞完了,下了场。我突然发现,师妹谢影来了。她的出现让我大吃一惊: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说,今天晚上的表演太重要,她对师父和大师兄不放心?

锣鼓间歇中,我听到师父在后台吆喝着,督促师兄们为我和大师兄捆绑长跷,装扮行头。

长跷表演与一般高跷秧歌不同,一般的高跷秧歌踩上高跷棍做出扭的动作就算了,但是,长跷表演都是有戏文的。

其中谢家班的保留剧目就是《姜太公钓鱼》,两个演员站在一米八高的长跷上,一个扮演姜太公,一个扮演鱼儿。两个人通过高跷秧歌这种形式,把钓与被钓的戏码表现得淋漓致尽。

按照谢家班规矩,扮演姜太公的一般是长者,扮演鱼儿的一般是晚辈,这样,我必须扮演鱼儿,大师兄就是姜太公了。听说,历史上表演《姜太公钓鱼》,有很多的故事,一般情况下,表演的结局是姜太公把鱼钓上来;

但是,有时,扮演鱼儿的晚辈恶作剧,就会耍些小心眼儿,硬是不上钩,扮演姜太公的演员技艺不到家,也就以失败告终,在观众们喝倒彩的嘘声中谢幕收场。

今天晚上,师父的女儿谢影意外的出现在演出现场,是不是怕出现这种意外啊?其实,她的担心没有必要,我与大师兄情同手足,哪里会干出为他拆台的事情来呢?

就在我胡思乱想时,锣鼓声再次响起来了。大师兄说了一声“上”,我和他一前一后,踩着一米八高的高跷棍,上台了。

上台之后,我们一个亮相,就获得了满堂彩。

因为人们平时看得到高跷秧歌都是不足50厘米高的短跷,这样的高跷他们从来没有看到过。

再加上为了出彩,师父为我们设计了一个独特的亮相动作,让我们一高一矮两个人?一个高压矮、矮托高的造型,人们看到这鲜见的一幕,就热烈的鼓起掌来。

接下来的表演,我自己都觉得奇了。突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