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48、咸吃萝卜淡操心(2/3)

依照的相声圈牛的人物就是郭德钢了,郭德钢属于‘明’字辈。

郭德钢是侯要文的徒弟,侯要文是‘文’字辈,他的父亲是大师侯包林属于‘宝’字辈,而马三力又是侯包林的师叔,属于‘寿’字辈的前辈。

这么算下来,如果自己成为马三力的徒弟,岂不是和侯包林大师变成一辈人了,那可就是相声圈‘宝’字辈的了。

郭德钢得管自己叫师爷,他的徒弟岳云朋得管自己叫老祖。

越想越兴奋,许诺弱弱的问道,‘马老真这么说过,想收我为关门弟子?’

马智明见自己露了口风,急忙往回自圆其说,“都是玩笑话而已,老爷子辈分太高了,收了你这么一个小孩当徒弟,你和侯包林大师一个辈分,现在正火的马记得管你叫师叔,姜坤得管你叫师爷,相声圈还不得炸锅啊。”

如果马智明刚才不提关门弟子的事,许诺也不会往那边去想,可现在他已经开始动心思了,又怎么能是几句自圆其说的话就能平息的。

许诺抿嘴微笑,心中暗自盘算着这个当大辈的计划。

这时,马三力洗漱好走了出来,“你俩聊的不错嘛。”

“嗯,在说小许在晚会上的表演很受欢迎的事。”马智明回答道。

“确实如此啊,我在现场已经感受到了津门观众对他的喜爱。”马三力用手巾擦拭着头发坐在了沙发上,马智明急忙给他倒上一杯温水。

“他还说他很喜欢相声。”马智明继续说道。

马三力看向许诺,“你喜欢相声我能看出来,要不然也不会听过我那么多的段子了。”

“嗯,马老的相声我确实听过不少,少马爷的段子我也都很熟悉。”

许诺已经动了要拜马三力为师的心思,所以后面的谈话聊天,他都在尽量的表现出自己对相声的喜爱,甚至还要表现出对相声的了解。

并且还简单的说了一些对相声未来发展的看法和观点。

其实他哪有什么看法啊,还不是因为他亲眼见证了相声行业从电视晚会相声的一片繁荣,到未来根本干不过小品,最后彻底的没落。

直到千禧年以后又因为郭德钢的横空出世,才把电视相声重新带回到了剧场,得到了二次繁荣。

“回归剧场?津门的相声有很多一直都在剧场里啊。”

听许诺说了很多,马三力这才说道。

“现在剧场里的相声演员大多没有名气,听众也比较少,还是要大牌的相声演员回归到剧场才会对这个行业有号召力。”许诺解释道。

马智明则是摇摇头,“让大牌相声演员回归剧场恐怕并不那么容易,现在侯大师一直在做的就是去掉传统相声里的糟粕,而这些糟粕是怎么产生的?就是因为以前的相声演员都在剧场里说,在天桥说,在街头撂地说,为了吸引观众添油加醋加进去的,现在回归剧场,侯大师刚净化的相声就会重蹈覆辙,前功尽弃。而且剧场收入很低,在电视台表演一场劳务费很高,谁还愿意回到剧场去卖命呢?”

听到马智明这么说,许诺这才理解的点点头,心想,看来相声这门传统艺术,还真不是自己随便略知一二后给点意见就行的,它确实是要根据时代的演变才能进行逐渐发展,并且发展成为不同的形式状态。

现在这个时代就是电视和广播的时代,也正是净化相声的时代,郭德钢的相声放在这个时期恐怕也不行。

如果过早的去让相声回归到剧场,用郭德钢的段子去吸引80年代的观众,恐怕观众还没吸引到,他就先被抓进去关禁闭了。

而且侯大师承上启下的相声革新也就无法推动,卓越的贡献也会功亏一篑,岂不是自找麻烦嘛。

“我其实感觉现在电视的形式对相声发展来说是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