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3章 一声叹息(2/3)

烈是一种慰藉,知道血没白流,没有白白牺牲,今天的和平,值得珍惜,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好好过每一天。

爬山爬到一半,开始要休息,腿痛,呼吸急促,大汗淋漓。这是缺少锻炼的人的表现,从他们身边过去了的村民,身轻如燕,快走如飞,就像走自己家的厨房和客厅一样。他们已经习惯了这个出行方式,习惯就成自然,丝毫不感到累。

牛在山坡吃草,牛铃铛挂在牛的脖子上,边吃草边听叮当叮当的声音,原来,对牛弹琴不必,牛自娱自乐倒是真的。

季柯南问宋三皮:“三皮哥,你说牛脖子上挂铃铛干嘛呢?”

宋三皮答道:“怕牛走失,山里人放牛不需要人在场,让牛自由地吃草,万一找不到,就顺着铃声去找,准找得到。”

原来如此!他还以为山里人浪漫呢,不过,这种作法的确是群众的智慧。找牛是比较麻烦的,到处找,还不一定找得到。有铃铛就不同,牛在哪个山窝里吃草,牛脖子随着低头吃草而动,一动,脖子下面的铃铛就响,听到这个声音,就知道牛在哪里,可以省掉很多力气和工夫。

接着往上爬。大概用了一个小时,终于爬上了山,到了住点。房子大多在公路边上,这样,第一排是一批农户,沿着山往上走,是第二排,就是第二批农户的房屋。房屋的瓦是青的,墙是红颜色的,红砖做成的墙体居多,也有青砖进行点缀的。房屋前面的公路,还是土路,坑坑洼洼的,有的凹地里有一些雨水。

安排好房间,他和宋三皮一间屋,沈静单住一间。放下行李,开始做饭。宋三皮很行,从山下带来的菜够吃一星期的。他计划着做了三盘菜,然后吃饭,燃料就是煤气,气用完了,再到山下去,等车来更换。煤气罐上山下山,都需要请村民来背的,当然要支付给村民工钱,这是机构定的规矩。背煤气罐还是有较大的风险的。为了保障机构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这个活交给他们还是比较好的。

饭后,季柯南他主动洗碗,沈静扫地,收拾她的行李和房间,因宋三皮做饭。忙完这一切,然后他们开会,准备下午的工作。每人发了小的笔记薄,记下工作的注意事项以及工作内容的要点。午休。下午走访村民。

晚上回到住点,很累,宋三皮做了晚饭,他们吃了就洗洗睡了。

睡到半夜,突然听到外面有窸窸窣窣的动静。他和宋三皮共睡一床,他用脚探了探宋三皮,说:“三皮哥,三皮哥,你听,你听,外面什么动静?”

宋三皮不理他,仍发出轻微的鼾声。他再听,声音还在。不像是老鼠,也不像是虫蛾什么的。

突然,一个女人开始哭泣,声音长一声短一声的,他在被窝里,不感觉到热,倒是脊梁上一阵阵地发凉,他打了个冷噤。

宋三皮也醒了,他坐起来示意让季柯南别说话,再听听。

那女人边哭边说,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房间里没有脚步声,但搬弄物业家伙的声音、翻书的声音、撕纸的声音,不绝于耳,一会儿在东,一会儿在西,他不敢吭声,也屏住呼吸,心想这是鬼吗?可能是个女鬼。为什么会这样?大概过了半小时,声音渐渐停息。

他问:“宋三皮,他们在哪里住的?”

宋三皮说:“我们来的时候,村里的房子不好租,只有这一家空屋,房主出去打工了,这个地方比较偏僻,是村里的墓地。在我们房子后面,那些你白天看到的白乎乎的东西,是墓碑,我怕你晚上睡不着,就没回答,既然你现在问了,我才告诉你。你不要怕,世上没有鬼的。”

他反问:“真的没有鬼吗?”

他说:“没有。”

季柯南心里仍然忐忑不安,不过,他也的确不怕鬼,即便有,又奈他何?他自认为他没做亏心事,就不怕鬼敲门。而且,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