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92章 谁在告密(2/4)

两全其美、解觉这个难题。

学校当然同意,又不是白住,肯定要付租金。学校得到额外收入,可以给师生改善一下伙食,是好事。事情就这样成了。多哥顺利地搬到到了学校居住。那里水电都有。水就在旁边,是一条河,这里可以作为洗菜或者洗澡的地方。吃的水从对面的山上的水源汲引过来,比较卫生。

阿宽没有看到村干,心里直犯嘀咕,这工作怎么开始的?难道说,多哥是个神?或者有特别的人格魅力,能够让别人听话?

带着疑问,阿宽看多哥这个表现,完全是假装热情的样子,真让人受不了。多哥看阿宽总在记笔记,这个让他心有余悸,难道说,他要告状?多哥一看到拿本子记录东西的就犯怵,这是在整材料准备找上级反映情况吗?

“你需要了解什么?”多哥问。

“我在整理问题,等一会再提问。”阿宽说,口气不是很强硬,这个让多哥感到些许有些安慰。

原来不是记录材料作为证据,然后上报,相当于告状了。这个没有苦主,也就是说没有原告,就很麻烦。如果想要核实,也就没有办法。

多哥的额头沁出了汗珠子,他赶紧擦了,心里一块石头算是落了地。不过,他最担心的问题没有解除。这个家伙要去港岛办公室的,不清楚去港岛,是否要经过江城,江城正是刘小姐盘踞的地方。

阿宽没有多哥想的那么复杂,他只是在记录他看到的和想到的,这次来不容易,除了给港岛办公室交钱,说是赞助或者爱心捐款,还要自费,包括吃住和交通费等一路开销,因为付出太多,就要好好珍惜。这些自掏学费,自己承担所有费用的旅行,有点像农家乐。不过,能从中学到项目的知识。

不浪费时间,他就提出去工地看看,另外,想和村民聊聊。这个不在话下,转一圈回来做饭吃,他俩离开县城的时候,顺便在菜市场买了一点菜,准备到项目点吃。

“好,去看看吧。这里的项目比松村的项目做得好,你看看就知道了。”多哥说。

“松村的项目也是机构的吧?”阿宽问。

“是的。”多哥马上回答说,转念一想不对,这里说的话里还有话,“都是我们的,不过,有的村民积极性不太高。”

“那鹤村的情况呢?”

“鹤村的情况好一些,村民比较积极。”多哥说。

“开始的情况怎么样?”阿宽问。一边问,一边迅速记录,生怕错过一个字。他忙得手忙脚乱,用录音笔录音,可能以后还会整理笔记。将多哥说的当成宝典,忙不迭地记录,为以后打基础。没准过一段时间,他就是这个区域的代表,或者说是专家,能帮助更多的人。

“这样吧,我说的不算,我们去问问村民吧,他们会解答你的所有问题。”多哥说。

多哥这样说,实际上在踢皮球了。多哥不擅长和人沟通,特别是港岛来的客人,他们非常务实,办事很认真,说话、做事都非常谨慎,待人接物比较谦和礼貌。

多哥感到别扭,但是不能不做这样的琐碎的工作。

文化差异、地域差异和年龄差异,都让多哥感到无所适从。这个差异,让他痛不欲生。

阿宽要去村子里。多哥肯定要去,否则,罪状里要加一条,需要费口舌解释半天,还不一定能说得过去、过得了关。

村子不是村委会。村子就是村组甚至村民家。阿宽的意思就是多聊和多记录,只有这样,才不虚此行。

用得上摩托车了。这个家伙比走路强得多。走路爬山,上下是垂直距离,骑摩托车是要走盘山路,弯道比较多。弯来弯去,的确让人担惊受怕。如果经常上山,就不怕,可坐车的人怕。一边是山,一边是悬崖峭壁。这个只要在电影里能看到的场景,真真实实发生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