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26章 长途奔袭(2/4)

只是这次,帝国空军没有这么做。

在24日下午,帝国空军就把“战-16”撤了下来,并且在当晚就转场飞回了本土。理由是,这些重型战斗机没有完成全部验收测试,可靠性不是很高,不适合频繁出动执行作战任务。

其实,真实的原因是配套的-24还没量产,而且库存只有几十枚。

既然只能使用射程还不到100千米的-18,那还不如出动“战-10”,完全没有必要动用“战-16”。

此外就是,等西北战场发起反击,更需要像“战-16”这样的重型作战平台。

道理也很简单,在高原作战,依靠更大的起飞重量,重型战斗机的作战效率远远超过轻型战斗机。

当然,撤走“战-16”机群没对作战行动产生太大的影响。

在天亮前,有2个“战-10”分队到达斯兰,而且都在天亮后出动,参与上午的作战行动。

关键还有,帝国空军投入了足够多的“攻-8”,帝国海军也出动了数十架“攻-6”为攻击机群护航。

这些海军的电子攻击机,全都来自波沙湾。

以帝国陆军为首的联军已经攻占了巴格达,正在按计划向北推进,围剿逃往北部地区的残敌。

伊军已被击溃,仍然在负隅顽抗的也是些残兵败将。

到24日下午,进驻斯兰的电子攻击机已经超过100架,此外还有差不多150架防空压制战斗机。

正是如此,才能为每支飞往战区的攻击机群至少安排2架电子攻击机,以及4架防空压制战斗机。

关键还有,野战防空武器的有效射程都不太远,一般就只有20千米,即便是较为先进的也不会超过40千米。也就是如此,防空压制战斗机完全可以在防空导弹的射程之外将其摧毁。

显然,这也是不需要动用“战-16”的主要原因之一。

针对有可能的漏网之鱼,尤其是那些能够机动部署,而且精心伪装的防空导弹,帝国空军采取了一个相对简单,代价却有点大的办法,也就是让执行攻击任务的作战飞机始终在中高空飞行。

按帝国空军的规定,作战飞机在进入战区之后,飞行高度不低于6000米,投弹高度不低于5500米。

其实,这也是在波沙湾战争中总结的经验。

主要就是,几乎所有小口径高射炮与便携式防空导弹的有效射高都在5000米以内。

在遭到近程防空导弹攻击的时候,保持足够的飞行高度,能够获得更多的反制时间,摆脱导弹的概率更大。

实战证明,只要飞行高度超过了5500米,被击落的概率就能降低一个数量级。

不过,这也意味着,要想保证轰炸的效率,就得以精确制导弹药,特别是激光制导炸弹为主。

要说的话,这也正是帝国空军的底气所在。

虽然在几个月之前,尤其是在波沙湾战争期间,激光制导炸弹一直很紧俏,只有在对付高价值目标的时候才能使用,比如在波沙湾战争的初期,近八成激光制导炸弹由“攻-11”与“战-16”投掷,但是在大战爆发之后,特别是军工体系进入战时状态之后,激光制导炸弹的身价顿时一落千丈。

原因就是,生产线开始全速运转,制导组件的产能在9月份提高了上百倍!

至于出厂价格,在战时按照计划生产,也就不需要考虑太多。

不出所料,在年底能达到月产20万套的规模。

就算还没有达到管够的程度,不过也大大缓解了弹药紧张的局面,作战部队基本可以随心所欲的使用激光制导炸弹。

此外,精确制导弹药的打击效率本身就非常高,因此对弹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