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腾挪折冲(3/4)
受此影响,超过一半的“运-10”被留在了东望洋。
当然,丁镇南这边最需要的是“运-15”,毕竟要直接送往前线,最为理想的运输力量就是“运-15”。
可惜的是,“运-15”又是最为紧俏,或者说最受欢迎的运输机。
用李天凌的话来说,各个战区早就安排空军代表去生产厂家蹲守,确保能够抢到新下线的运输机。
关键还有,谁都抢不过西北战区。
主要就是,西北战区的空运任务最为繁重,而且在很多地方,只有条件极为简陋的野战机场可用。更要命的是,西北战区面向的大陆战场,南北跨度超过4000千米,东西纵深更是达到5000千米。这导致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在长达数千千米的战线上,很多防御据点远离交通线。
冬季到来之前,后勤保障的问题还不是很突出。
就算距离很远,也能在铁路与公路眼线设置中转站,在必要的时候动用重型直升机,无非是多烧一些燃油。
随着冬季到来,问题就变得格外的严重了。
在第一场雪降下来之后,绝大部分公路沿线的中转站都成了摆设,别说是正常运作,连维持都很困难。没有中转站支持,也就无法安排重型直升机向孤立的据点运送物资。至于派车辆运送物资,更加是无从谈起。
针对这个问题,帝国陆军不但需要对防御部署进行调整,也更加依赖空运。
简单的说,就是以大型野战机场为主,配合重型直升机,向直升机飞行半径之内的据点提供后勤保障。
显然,这就需要足够多的“运-15”。
正是如此,除了派到南方次大陆的60架“运-15”,已经生产出来的另外120架全都被送往西北战区。
其实,正是有了“运-15”,帝国陆军才能在不对防线做出太大调整的情况下,让整条防线保持完整,在冬季依然有足够的张力,足以应付敌人的骚扰,让防线后方的主力部队能够撤下去休整。
如果按传统的防御部署,除非是收缩防线,不然就得让主力部队承担部分防御任务。
要说的话,120架“运-15”也只是勉强够用。
按照施授良亲自拟定的冬季防御作战计划,保持防线的强度需要180架“运-15”,如果打算在冬季有所作为,比如在局部防线发起反击,消除突出部,夺取具有重大价值的关键地段,就需要投入更多的运输机,而且都得是“运-15”这种能够把主战装备送到野战机场上去的运输机。
在冬季发起战术反击的巨大意义,根本不用李天凌来说。
道理也很简单,由施授良提交上去的作战方案,其实是由丁镇南起草,主要部分几乎是一字未变。
该计划的核心内容,就是利用冬季休战的机会,为春季反击打下基础。
只要准备工作到位,那么在开春之后就能立即发起反击,而且从一开始就能够在主要方向上取得突破。
因为西陆军团未必能够做好防御准备,而且在开春之后,很有可能会按传统惯例对防线进行调整,所以在帝国军队发起反击,准确说是战略进攻的时候,西路军团或许根本就不在状态。
真要如此,说不定在新历151年的年底到来前,帝国陆军就能够饮马多佛海峡。
可见,哪怕每个月都有上百架“运-15”下线,交付给帝国空军,也会首先提供给西北战区。
要说的话,战术运输机反到管够。
大战爆发之前,帝国空军就有大约5000架战术运输机,而且大部分是运载能力达到30吨的“运-9”。
在完成第一阶段动员后,“运-9”的月产量就超过了400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