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空中炮艇(1/4)
傍晚,收到前线指挥官发回来的报告之后,刘尊山绷紧了的神经才稍微放松了一点。
苦战3个小时,前线将士依靠轮番到来的空中支援,在下午5点左右挫败了梵军的全面进攻。
到此,梵军在10日白天发起的反击行动正式宣告结束。
在持续了大半天的战斗当中,梵军的伤亡人数超过了3000,帝国陆战队也有74名官兵阵亡,大约200名官兵负伤,此外还有上千平民被战火波及,不过其中有不少是武装起来的民兵。
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依然是空中支援。
只是,在下午为提供支援的空中力量,并不是来自空军,也不属于陆军航空兵,而是隶属特种作战司令部。
分成3个批次投入战斗的18架“运-9”火力支援机。
其实,也就是常说的“炮艇机”。
当初,在获知纽兰共和国秘密研制-130“幽灵炮艇”的消息之后,帝国空军与帝国陆军对这种搭载火炮的运输机都不是很感兴趣,或者说没有发现其存在的价值,也可以说成是帝国军队不存在类似需求。
道理也很简单:纽兰军方投资研制“幽灵炮艇”是用来对付藏在丛林里面,跟正规军打游击战的小股敌人,尤其是南孤大陆那些获得梁夏帝国暗中扶持,专门跟纽兰共和国对着干的游击队。
简单的说,“幽灵炮艇”面对的其实是低烈度战争。
如此一来,运输机所存在的问题,比如飞行速度慢、飞行高度低、生存能力与机动性能都很差劲,就显得不是那么突出。相反的,航程远、续航时间久、载重大与飞行稳定等优点得到放大。
此后的实战也证明,在低烈度战斗中,炮艇机简直是无敌的存在。
可问题是,在正规战争当中,炮艇机有多少价值呢?
显然,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其实,早在第二次全球大战后期,当时的帝国陆军航空兵就有类似的设想,还进行了积极的尝试。这就是,在大型运输机的舱门处安装机关炮,在空降作战行动当中为深入敌后的伞兵提供空中支援。
按当时的作战设想,由运输机改装的炮艇机能跟随运输机群作战,在整个空降作战行动中为伞兵提供火力支援,包括在空降开始前压制敌人的防空火力,以及在空降行动中阻击敌人的地面部队。
凭借巨大的载弹量,以及更久的续航时间,炮艇机的作战效率高于攻击机。
只是,在大战后期,就没有进行过像样的空降作战。
至于那些紧急改装的炮艇机,除了由博物馆保存的几架,其他的全都按照过剩军事物资处理掉了。
其中一些就辗转落到忒尔共和国手中。
在随后爆发的波伊战争当中,特别是战争初期,在对付缺乏防空手段的波伊游击队的战斗中,这些炮艇机的表现得非常抢眼。尤其是在地形复杂的山区,炮艇机凭借巨大的载弹量与良好的低速性能,发挥出远远超过攻击机的作战能力。在很多时候,甚至是唯一能持续存在的压制力量。
有趣的是,也就是在波伊战争初期的突出表现,让纽兰空军认识到了炮艇机在低烈度战争当中的价值。
相反,帝国空军反到是不为所动。
当然,这也能理解。
在最初的几年,波伊战争其实是一场地区冲突性质的低烈度战争。在忒尔共和国决定从波伊地区撤军之前,帝国当局就没有考虑过要出兵干预。当时甚至没有想过要为忒尔共和国提供军事支援,更加不要说直接出兵参战。那些在战场上表现突出的武器装备,自然难以得到帝国军方的认同。
当时,帝国当局所设想的下一场战争,其实就是第三次全球大战。
在全球大战中,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