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十三章 连锁(2/3)

道了国主与太子下落不明的讯息。

一时间,西夏晋王嵬名察哥进退两难!

真的是进退两难,他不是一个皇帝,只是一个领兵的将军,根本没有权力,也从未想过自己居然要在国家最大、最繁盛的两块领地中做出选择……一面是横山七州,这里是祖宗起家的基业所在,有盐池,有横山防线,挨着女真人的控制区;一面是祖宗一旦获得便立即迁移过去的兴灵之地,也是他长大的地方,那里有贺兰山与黄河,有唐渠,有上百万亩良田。

论价值,无论是经济价值还是军事价值,又或者是政治价值,当然是兴灵胜过横山,而且是远远胜过。但问题在于,此时横山是全部握在党项人手里的,只要他回身,相信很大程度上会遏制住吴玠的攻势,而与此同时,富饶的兴灵之地却已经被宋军占据了一大半。

整个下午,嵬名察哥都在不停的告诉自己,无论如何,一定要迅速做出决断,因为国家的命运掌握在他的手里……相对于前进或者后退而言,他唯一能确定的事情,就是窝在铁门关才是最坑爹的,因为他已经将六千铁鹞子和之前布置在盐州的书,并认真相对:

“合达统军,舒王知道你昨夜让值守教练使传话,准备当面召你询问。”

萧合达今年四旬有余,正是壮年,先做夏州统军(相当于都统),有数次出任横山前线的总指挥官,不比嵬名仁礼,此时被软禁居然还求了一副皮甲在身不去,却是从那份文书上稍微看出一点问题……但越是有问题,他自然越是大喜。

至于,旁边看守士卒也无疑虑,这事他们根本就是知道的。

就这般,满城兵荒马乱之中,一个临时起了意的飞龙院主事,居然将一个关系到整个横山安危的要害人物给直接控制到了手中。

而出得门来,这阿华复又强撑着心气,做了最后的安排……先是以萧合达不便在街上露面为由,向守军借来一副牛皮面罩的皮盔,然后方才动身,居然真就往官署而去。

坦诚而言,此时萧合达几乎以为自己是会错意了。

但很快,一行人回到官署,几名护卫留在外面,而阿华却带着一身寻常军士打扮的萧合达直接转入自己公房,然后俯首便拜……复又起身低声相对,只说了几句简单至极的话便让对方这个统军二十年的契丹大将懵在当场:

“都统,兴庆府已失,国主父子失去踪迹,晋王察哥率大军折返灵州,舒王仁礼已经失了分寸,宋军都统吴玠在洪州城下,统制郭浩在龙州城下,你二子已经起兵……现在不要吭声,随我一起从侧门出去,直接去我所领飞龙院取马,我送你出城!”

几句话下去,阿华已经满身是汗,而萧合达又何尝不是如此?

二人几乎是强行拿捏身体,转身出门,果然从侧门出去,入飞龙院取马,然后轻松以银牌从城门通行,却是径直往东北面夏州而去,行至三岔口,便遇到了夏州乱军。

到此为止,萧合达直接脱掉头盔扔在地上,然后昂然入军,先将军中财帛尽数赏赐于阿华,然后便下令折返夏州!

不是他不想去打宥州,而是以他几个儿子动员的这大几千兵力,根本打不下已经有了准备宥州,但如果他萧合达亲自回夏州召集诸部,却会须臾聚起一支人数过万、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军来。

到时候,他还是不会去打宥州,他会去打龙州和洪州!

这一日是四月十七。

当日,宋军进展依然艰难。

四月十八日,宋军依然挫兵于西夏腹地……盐州方向甚至遭遇到了大规模反击,逼得环州知州杨政不得不仓促后撤,原本吴玠亲自督战、进展最快的洪州一带,因为守将嵬名云哥的回程,也变的不太利索起来。

但四月十九这一天,宋军忽然便得到了许多横山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