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45章 登高望剑冢(1/2)

也许是因为宅得太久,又突然太剧烈的运动,江千宇感觉全身的关节和肌肉都隐隐透着点让人不舒服的酸麻感。[&][].[].[]更多精彩请访问

随口安抚了怜卿几句,盘膝运功,其实更不舒服的事,在心里。

江千宇怎么也没想到,这个武定郡王竟然是延王的二弟,曼姐的二哥,也才终于理解那天曼姐为何暴怒至此。

在后来继续询问孙都尉得来的消息中,这个武定郡王,也就是延曼武,生来懒散贪玩,年轻时也是王都有名的纨绔子弟。

在正式成年封爵后,出于希望自己这位二弟能有些正经,有些出息的念想,延王让他负责从旁督掌王都巡备军。

巡备军的任务最轻,工作最易,危险最,可以延王也是挖空了心思,只求这个二弟能稍微学点东西。却不想任命下来后,武定郡王竟然连军营都没去过一次,各级将领也没见过一次。

多次劝导无效后,延王也就不再抱有幻想,只是这个督掌的名头还一直挂着。毕竟王都部队要有王室宗亲督掌或者亲自总领,也是一种惯例。

只是没想到,时隔多年,武定郡王突然开始插手巡备军事务,却是为了谋取私利。

这也是因为王都巡备军军制较为混乱,事权难以统一所造成的。

王都巡备军的正式编制,是四名校尉,分别总掌王都四个方向上的官道安全,和乡镇驻守,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正式上官。唯一名义上的上官,就是武定郡王这个督掌。

所以在这次事件之后,延王痛定思痛,决定增设一名国尉,作为王都巡备军的最高长官。

国尉这个官职,在延国的传统里,是个很奇特的存在。官场上,尤其是军方,都是这么称呼它的:要么一踏而过,要么至死而休。

作为“尉”级和“将”级中间的过渡,其实国尉对于延国这样的国来,是很尴尬的设置。

都尉可掌五百人,校尉可掌两千人,而国尉,在理论上可以掌握的军队数量,则是六千人。

但是问题在于,国尉都能执掌六千人,那么“三将”级别的将领,又该执掌多少军队呢?延国是个国,地虽不广,人却稀,总共也就大概两千多万的人口。想想前世一个帝都就能塞下的常住人口,却分散在一个印度大的国土上……

所以这样的设置,对大魏是合理的,对延国却是不合理的。因而结合国情,延国对国尉的态度就是,要么给那些熬了一辈子,却上不了“将”级的劳苦功高的老校尉,一个退休前的体面;要么,就是给某些很升迁较快的武官,压一压势头,攒一些资历。

但不管是哪种可能,都是没有直属军士可以调动的,只是个好听点的头衔。

而这次的增设,算是正式破了这个传统。

也由此可见,延王对于这个二弟,有多么失望。

对于延王,江千宇还只是觉得,这是个贤明的君王,也是个和善的长辈;而对于曼姐,江千宇就真的是当做一个可以随性些一起聊天开玩笑的大姐姐了。

自从孤身一人来到这个世界,江千宇对于旁人的态度,也就越发的简单起来。

没有什么血缘的羁绊,也没有什么父母的同学同事,同学同事的朋友,朋友的孩……这之类乱七八糟的关系,也不用顾忌谁的面子。看得顺眼的,就对他好;看不顺眼的,就对他不好,就是这么简单而超然。

虽然超然的有点可悲,因为没有一个人,能让他真正牵挂。

每当想到这些,江千宇就只能越发的推动自己去做一个更优秀的“玩家”,练功、炼药、炼器。

或者越发肆无忌惮的任性自己的喜恶,比如和秋云姐做朋友,比如不想曼姐因为这事难过。

从而确保前世的那个自己,那些人生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