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199章 浙江继广东之后(3/3)

不久宁台镇守使独立旅长周凤岐和嘉湖镇守使吕公望都到了杭州,屈映光被迫辞职,五月六日改推吕公望继任浙江都督。

吕公望(1879—1954),男,浙江永康人,字戴之,清廪生。

一九零伍年,吕公望在杭州结识秋瑾。初次见面秋瑾就向吕公望介绍革命情况、谈自己对时局的看法。这让吕公望非常敬佩并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表示也要参加革命活动。几天后,吕公望应秋瑾之约从杭州涌金码头坐小船来到雷峰塔西面的白云庵。

原来白云庵是光复会的秘密联络站,在二楼的一间秘室里,秋瑾的介绍他加入了光复会组织,从此成为秋瑾的得力助手。在秋瑾和吕公望主持下,浙江全省各地的会党和光复会会员整编为八个军,对外称之为“光复军”。

一九零六年通过秋瑾,吕公望有幸在杭州见到了前往安徽就任候补道员的光复会会员、革命党人徐锡麟。

徐锡麟对他冒着坐牢与杀头的危险参加光复会和积极参加革命活动表示赞赏,希望他继续配合秋瑾开展工作,并建议他进入军界发展,以利日后开展武装起义和斗争。他听了徐锡麟的话后深受启发,将自己的原名“吕占鳌”易为“吕公望”,表示决不辜负徐锡麟公之希望。

经与秋瑾商量后,吕公望便打算进入浙江巡抚衙门抚署卫队当兵,这样可以打入清兵内部发展革命力量。

为此,他写了一封自荐信给当时的浙江张巡抚,张巡抚被他信中“马革裹尸还”之类恳切言辞所打动,很快将他招进抚署卫队当兵了。

在军营里,他很快与一些金华等地的老乡搞好了关系。根据秋瑾的要求,为配合光复革命行动,必须做好抚署卫队和候潮门洋枪队军人的策反工作。通过他的努力,结交了抚署卫队的李寅、王永泉和洋枪队长陈绍槎等军中朋友,在后来光复杭州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九零七年四月,段祺瑞督办的“陆军部河北保定速成学堂”向全国招生,吕公望等四十名浙江学生被选派去学习。在保定学习期间,他不仅学到了许多军事知识,又结交了一批革命志士。

一九零七年七月,徐锡麟等革命党人在安徽发起皖浙起义失败被杀害,浙江起义指挥中心大通师范学堂暴露被查抄。七月十五日,秋瑾也因与徐锡麟组织并参与皖浙起义而英勇就义。吕公望闻讯后痛哭一场,并下决心要推翻清政府,也为徐锡麟、秋瑾等报仇。

一九零九年,吕公望从保定速成学堂毕业后回到浙江,分配在新军八十二标第二营当督队官军官。当时正处于“皖浙起义”失败不久,浙江大地仍处在白色恐怖之中。浙江的革命组织惨遭破坏,革命形势处于低潮和严峻困难状态之中。为了继续参加革命活动,一九一零年一月,吕公望经广西军备部总办庄蕴宽等之邀,与一批革命同志前往桂林协助筹办新军,继续投身革命。

辛亥革命时,吕公望参与光复杭州和攻克南京之役。历任浙军第十一协协统、浙军第六师师长、嘉湖镇守使。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