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307章 攻闽之战(3/3)

向地方士绅借槍,一面向海外革命人士募捐饷款。

其中规定,能募到人槍二百者为营长,人槍六十者为连长,人槍二十者为排长,不愿担任军职的按槍付钱。

经过一番努力,共筹集到各种槍二千余支,子弹数万发。这样,加上滇军方声涛部,攻闽军总数达二万人左右。

陈炯明将攻闽军编为若干个支队,每支队辖二至四个营不等,命邓铿为参谋长。

一九一八年一月二十五日,陈炯明在广州誓师攻闽。二十七日,率主力部队离开广州,开赴汕头。

这时,闽省全部军队约有三个师的兵力,其中有福建第一旅(旅长姚建屏)驻福州;北洋第十混成旅(旅长唐国谟)驻厦门;北洋第十四混成旅(旅长臧致平)驻诏安;闽省清乡队(总司令张清汝)驻延平(今南平市)。另有巡防队约四个团分驻各地。总计二万二千余人。

闽督李厚基得到粤军将要攻闽的情报后,一面调唐国谟等部开赴永定、上杭一带赶筑工事,准备抗击粤军,一面迭电北京政府派兵援闽。

段祺瑞命童葆暄率浙军第一师紧急赴闽。

一九一八年二月中旬,攻闽粤军进抵潮州(今潮安)、汕头一带。但是,陈炯明对攻闽作战并不热心,部队进抵潮汕地区后,忙于招兵索饷,迟迟不向闽省发动进攻,致使北军得以从容调遣兵力,扩充力量,加强并完善了在闽西南的防御部署。

三月二十二日,孙中山致电陈炯明,指出:“若乘敌军初到,地形未谙,利用内应,犹可先发制人”,宜“速下攻击命令”。但陈炯明以“布置未周”为借口,对孙中山之电令置若罔闻。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