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一章 接连获奖(2/3)

表演非常优秀,《白日焰火》也很优秀,不过总有些媒体朋友喜欢问我是什么感想。”

“现在我可以说了,《爆裂鼓手》是一部好电影,我也认为自己在里面做出了好的表演。我也可以老实的说,当时还是觉得遗憾,但是现在感谢上影节弥补了这个遗憾。”

上影节想提柏林电影节抬咖,路泽也就现场即兴发挥,满足了他们的愿望。

...

路泽一直觉得,自己要把这件事情说出来,心里才没有疙瘩。

可能是他当时自视甚高,顺风顺水,甚至他觉得自己是《白日焰火》强有力的对手。并且老实讲,当时《白日焰火》根本没什么水花,反倒是《爆裂鼓手》一路行情暴涨。

最后的结果也不用说了。

现在来看,廖帆这个角色很复杂,但是他更是在演自己。也许是路泽当时还是在这一点上差了一些,没有被评委看中吧。

而今晚肯定这段话会被有心人过度解读,但自己跟自己和解更重要,于是接下来就是准备好的发言,老生常谈了:

“然后就是谢谢导演,达米恩·查泽雷,他是一个很优秀的新人导演,接下来我们还会有进一步合作。”

“谢谢我的男主角汤姆·赫兰德,对,演技出众,非常有前途的一位年轻人。”

“谢谢环球影业,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不可能走到今天,谢谢剧组的工作人员,谢谢我的家人朋友,谢谢所有一路支持帮助过《爆裂鼓手》的朋友们,这部电影很值得...”

...

发言也并不长。

手里握着奖杯下台,路泽感觉自己手心都攥出了汗。

老实讲,其实之前他除了获奖宣言,还给自己做了很多心理建设,也就是如果不得奖该如何应对。比如说安慰自己肯定是为了平衡奖项,但现在拿到了以后,感觉自己以后很难做拿不到奖的心里预设了。

尝过了这种滋味啊...

而且这个奖的滋味更好,因为是他靠自己拿的。格莱美虽然惊喜,而且唱功什么的练习起来也是辛苦,但一大半还是金手指的功劳。

这个不一样,这个奖一大半也是靠着自己。角色出彩固然重要,但是演员演绎出来可能就是千差万别,所以越想越觉得满意。

满意之余,再看看周围反应。

赫兰德抱着这个奖杯跟好奇宝宝一样翻来覆去地看,满脸的羡慕;周围的人接连不断的恭喜;以及达米恩愈发紧张的情绪,让路泽的虚荣心进一步满足。

...

然后今晚《爆裂鼓手》就成了最大赢家,一共8个主竞赛单元奖杯,就拿到了3个,包括最有价值的最佳影片。

三喜临门。

是的,没过多久就斩获了第二个大奖,也就是最佳编剧,达米恩和路泽上台领奖。

评委会大奖出乎意料的颁给了《胜利》,但最后的最佳影片金爵奖颁给了《爆裂鼓手》。

这对于上影节来讲都是有点出乎意料的,因为严格来讲这部电影虽然是外语片,但是身上最大的标签还是路泽。所以在很多人的理解中,今晚有四个奖颁给了自己人。这对于一个走国际化路线的电影节,算是蛮不利的。

达米恩三步并作两步上台领奖的时候,路泽看了一眼巩利。对方的位置是空的,路泽才想起来她作为电影节主席要上台总结发言了。但无论怎么样,这肯定也算是上影节顶住压力发出的奖项。

不说别的,就说今晚的影帝也是一阵风波。对于不关注电影节的人来说,而且这部分人是大多数。路泽再怎么努力,他目前的标签依旧是歌手大于演员,他的演技依旧缺乏大众认知。

阿西吧,《美人鱼》真的是一个好机会...但我怎么又开始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