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720章 好深的体会(2/4)

司都死掉了,做五金机械的公司也没有做到千亿美元级别的。

那个时代遗留下来的顶级工业公司,辉瑞、、维多利亚公司、高露洁,全部都是化学公司。如何解释这个规律呢?纺织业的几个特点,是他无法做大的重要原因。第一,这个行业的生产技术门槛很低,因此价格成为了竞争关键,搞的上游生产端谁都没钱赚。第二,衣服的重量轻,可折叠,不易变质,适合长距离运输,因此形成了全球统一的竞争大市场,往往成为后起国家工业化的第一块敲门砖,整个行业不断逐水草而居。第三,这个行业的下游需求,关注的是设计,但又没有标准化的审美,口味时时在变,动不动就审美疲劳。往往一个公司开发的款式,设计时属于当季流行,但经过生产制造,推出市场时已经是一年半载之后了,时尚发生了巨大变化,最终只能成为积压库存。

这对于大多数服装品牌来说,一度是无解的,因此往往难以做大。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两种纺织业公司在后来获得了成功。一种是专注于功能狌产品的公司,比如氝衣、运动服、运动鞋、箱包等;一种是信息技术出现之后的快时尚公司,叶华的关门弟子们通过压缩供应链,将本来可能需要一年的周期,缩减到只要一个月,甚至15天。让商品紧紧贴着时尚风口!

相对于纺织业这种全世界最难做的生意之一,其他工业品要轻松的多,也因此出现了一批恒久远的化石级公司。但同样是化石级公司,也有好生意与平庸生意之分。叶氏制药、集团、维多利亚公司,虽然一个是制药公司,一个武器公司,一个日用品公司,救命、杀人、享受生活,彼此矛盾,但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

他们都生产成千上万种商品,而每一种商品的市场规模都不算十分巨大。叶氏制药有阿奇霉素、基因药物、华哥、数万种临床药物。除了各类常规的轻重武器外,集团有轻工方面就有石墨烯、油漆、玻璃纸、合成橡胶、、莱卡、防火材料、防弹背心、太空服等等。维多利亚公司有蜡烛、肥皂、洗衣粉、洗发水、沐浴露、衣物柔顺剂、纸尿裤、卫生巾、牙膏、化妆品等等。第二,这些商品大多都是有技术门槛的,因此参与竞争的对手通常都不多,利润率相对较高。第三,商品虽多,渠道却是单一的。这个才是关键。

叶氏制药的渠道是医院,维多利亚公司的渠道是超市,的渠道相对复杂,但因为是顶尖的,合作方也比较稳定。只要渠道是稳定的,叶华的关门弟子们就能根据特斯拉宇宙数据库给出的资料和工艺源源不断的开发新的技术商品,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即使有一些失败了,有一些被新技术取代了,也没有关系。

因为商品足够多,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安全垫,因为有着共同的渠道,这些商品的销售和管理成本比只做单一商品的小公司更低。这种生意模式,叶华认为可以用“平台型公司”来定义。

它们和单品型公司相区别,比如汽车公司、相机公司、手机公司、电视机公司,公司业务高度集中于某个单品,一旦出现技术革新,就整个被摧毁了。并且由于是大单品市场,竞争对手众多,价格战不可避免,风险相对高得多。经过漫长的市场淘汰,一浪接着一浪,能够活到最后的,通常都是平台型公司。

绝大部分的工业公司目前都还是单品型公司,兼具平台属狌的凤毛麟角,现在有叶华的关门弟子开始了大规模投资,但有一些显然是有潜质往这个方向发展的。如果能能掌控米国银行和花旗集团,那么击溃那些旧势力就易如反掌了。

自从克莱顿强出头后,叶华的各类基金公司开始放弃对的收购,持续在高位套现引起了不少风波,同时叶华的另外一个金融团队开始对米国银行和花旗集团的小股东进行围剿。

就在星期一的交易结束,所有人都在关注这两家银行集团的股价再次被炒高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