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58章 正式拍摄(2/3)

屐,加上不懂日语,一时难以入戏。

佐藤纯弥知道许望秋指导演员有一首,就将刘新交给了他,让他指导刘新。许望秋不是神仙,面对没有太多表演经验的刘新,他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慢慢引导。

折腾了将近一个小时,练习了二十多次,佐藤纯弥终于满意了。

随着“开始”的口令响起,拍摄正式开始。阿明和森川互相揪住,在地上滚动着。松波的弟子们在旁边兴奋的大喊:“揍他!揍他!”

张一谋扛着摄影机,将镜头紧紧对着扭打在一起的阿明和森川。在短暂的停顿之后,他扛着摄影机快速向阿明他们快速奔跑过去。

在监视器的后面,许望秋和佐藤纯弥清楚的看到摄影机在短暂的停顿后,快速向阿明和森川推了过去,从全景镜头推成了特写镜头。张一谋有拍运动镜头的经验,而且他知道许望秋的电影总是有大量的运动镜头,因此他在运动镜头上是下了苦功夫的。这个镜头拍得非常稳定,只有轻微抖动,没有任何虚焦。

佐藤纯弥对这个镜头十分满意,站起来大喊一声:“停!张先生!这个镜头拍得很好!”他转头看着许望秋道:“你觉得怎么样?”

许望秋很是装逼地道:“只能说一般,以一谋的实力来说,应该可以拍得更好。”

佐藤纯弥不知道许望秋在装逼,信以为真,就对张一谋道:“张先生,再来一条!”

少年阿明在东瀛的戏份只有三场,不过这三场戏戏却拍了足足三天。

在完成少年阿明的戏份后,剧组着手拍留学生们回国参战的戏份。

这天早上,剧组来到东京城郊的一条街道。此时整条街道都挂上了太阳旗和旭日旗,以及“祝战胜”、“祝南京祭”等庆祝攻陷南京的标语。

今天这场戏讲松波一家为阿明晋升五段在餐厅聚餐,在这里阿明遇到了几个中国留学生,他们准备回国参战。从他们口中,阿明知道了东瀛士兵在南京进行了大规模屠杀。与此同时,在餐厅外东京市民正在提灯游行,欢庆胜利。这场戏象征意外特别强,屋内屋外是两个世界,中国人的苦难与东瀛人的欢庆形成了强烈对比。

在历史上,东瀛军队在攻占南京后确实举行了大规模的庆祝游行。1937年12月13号,当日军攻占南京的消息传回东瀛,东瀛民众欣喜若狂,当晚即有人上街提灯笼游行或“举杯欢庆”。第二天下午5点开始,数十万东瀛民众一起点亮了庆祝胜利的红灯笼,以演奏雄壮的行进曲的乐队为先头,开始了欢天喜地的“百万人提灯大游行”。除了东京,大阪、京都、静冈等东瀛其他城市也举行了民众庆祝大游行,东瀛举国上下一片欢腾。12月17日下午,以松井石根为司令官的华中方面军举行所谓“南京入城式”,消息传到东瀛,各地又掀起了新一轮欢庆浪潮,整个东瀛因提灯游行的队伍变为灯火的海洋。

国内讲到东瀛侵华时,总是把侵略战争的罪行定在“一小撮”东瀛军蝈主义分子的头上,将绝大多数东瀛普通民众定位为“战争受害者”。实际上这是不对的,东瀛百姓对侵华是极为支持,也极为狂热的。

《东史郎日记》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在东史郎出征之前,他的母亲对她说:“这是一次千金难买的出征,你高高兴兴的去吧,如果不幸被支那兵抓住的话,你就剖腹自杀,因为我有三个儿子,死你一个没关系!”接着,她送给东史郎一把刻有文字的匕首。

东瀛百姓对战争的支持由此可见一斑。

这场戏就是表现东瀛国民的这种狂热,表明侵华战争的责任不能仅仅扣在“一小撮”东瀛军蝈主义分子的头上,东瀛国民也是有责任的。

《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剧组中方工作人员和日方工作人员关系非常好,剧组氛围也特别轻松,平常大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