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81章 来自西柏林的邀请(2/3)


许望秋笑着跟德-哈登握了握手:“原来是德-哈登先生,久仰久仰。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到里面谈。”他手向前一伸:“来,这边请。”

许望秋给唐国强说了一声,让他把发布会的经过告诉其他人,然后带着德-哈登走进酒店的咖啡馆。

两人走进咖啡馆后,找个靠窗的座位坐下。许望秋招手叫来服务员,点了两杯咖啡。等服务员离开后,他看着德-哈登,好奇地道:“你怎么知道我们退出本届电影节,消息传得有这么快吗?”

德-哈登笑着道:“是马可-穆勒告诉我的。今天上午,他找到我,说你们会退出电影节,而你们的电影是一部用超现实主义拍摄的现实主义杰作。他说中国在过去拍摄过很多优秀的电影,像《小城之春》,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电影没有在海外放映,也没有产生应有的反响,非常可惜,所以,他建议我把你们的电影带到柏林。”

许望秋恍然大悟,原来马可-穆勒专门找过德-哈登,向他推荐我们的电影,这家伙不愧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够意思。他凝视着德-哈登,缓缓地道:“既然马可-穆勒向你介绍过情况,那你应该是我们为什么退赛,西柏林电影节能保证不发生同样的情况吗?”

德-哈登没有回答,反问道:“你知道埃德加-斯诺吗?”

许望秋微微一怔,不确定德-哈登说的埃德加-斯诺是不是自己知道的那根埃德加-斯诺,问道:“你说的是《红星照耀中囯》的埃德加-斯诺吗?”

“是的,就是那个埃德加-斯诺,他是我朋友。”德-哈登见许望秋一脸狐疑,笑着解释道,“1969年斯诺带着他拍摄的,关于中囯的纪录片到西柏林放映。坦白说,并不是多么伟大的纪录片,但我们逐渐成为朋友,我经常去他家拜访吃饭。他也努力让中囯政府邀请我们到中囯去看片、选片。可惜直到他去世,也没能实现,那时候中囯没有做好准备。1980年我受邀到中囯访问,那次我看了不少中囯电影,大部分都比较平庸,只有一部例外,就是你的《锄奸》。当时我就想带这部电影到西柏林,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成行,最后选择了《燕归来》。我喜欢你的电影,也尊重中囯,威尼斯的事,绝对不会在西柏林重演。”

许望秋对德-哈登不熟,在他进电影圈的时候,德-哈登早就退休了。他不知道德-哈登跟马可-穆勒一样,对于中囯电影的偏爱是出了名的。在德-哈登掌管柏林电影节的21年里,中囯电影在柏林是摘金夺银。

1982年,魔都美术电影厂的《三个和尚》获银熊奖;1988年,张艺谋的《红高粱》荣获金熊奖,这是中囯电影第一回获得重要国际电影节的大奖;自那以后,吴子牛的《晚钟》、李安的《喜宴》、谢飞的《本命年》《香魂女》、李少红的《红粉》、张艺谋的《我的父亲母亲》等影片都摘取过柏林电影节的奖项。

许望秋觉得德-哈登的话很诚恳,应该不是空话,不过他还是问道:“要是胡金铨带着他的新片到柏林呢?”

德-哈登十分肯定地道:“我们会坚持原则,绝对不会挂他们的旗子。”

许望秋听到他这么说,彻底放心了:“既然这样,那我们去柏林。”

作为电影节的主办地,丽都岛白天明星和大师云集,星光熠熠,成了全球电影人的盛大节日,也成了影迷和追星族的欢乐嘉年华。到了晚上,整个岛屿变得更加热闹。明星、导演、制片人都穿戴整齐,出现在各种派对和酒会上。电影人们平时都分散在各个国家,难得有机会见面,而电影节就成为大家交流和沟通的平台。

就在电影人们在派对和酒会狂欢之时,在丽都岛一家小影院里,正放映着英文版的《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现场观众很少,除了《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剧组全体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