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39章 752工程(2/3)

可能需要霍先生帮忙,甚至由霍先生牵头来搞。”

许望秋轻轻呼了口气,严肃地道:“在本世纪末消费类电子领域里,这是中国可能领先世界的唯一机会。这事真的要能搞成,对国家和民族来说,我们都是功臣。”

霍英冬听到这话有些激动:“需要帮忙的时候,你只管开口,我们霍家绝对没有二话。”

752工程是许望秋胡诌的,752就是863减1,但752工程的内容却是真的。合拍片政策,以及成立曙光都是这个计划的一部分。在未来许望秋真的会建议国家搞这个工程,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将vcd和dvd掌握在中国人手中。

中国电影在90年代崩盘的原因很多,其中vcd和dvd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与中国电影企业被vcd和dvd冲得七零八落不同,好莱坞七大电影公司非但没有受到冲击,反而通过dvd获得了巨额的利润。在好莱坞,电影票房收入只占电影总收入的20%,而dvd收入则高达40%。

如果中国的电影厂能够像好莱坞电影公司那样,从vcd和dvd中获得足够的利润,那电影厂就能平安度过九十年代的危机。当然这非常困难,因为中国不像美国那样,拥有严格的版权保护措施。

中国电影盗版非常猖獗,任何一部电影在上映期间,出现盗版都不是稀奇事。热门电影在上映三天之内,没有高清版流出,那都算保护得好的。

比如张一谋的《英雄》上映之时,文化部特别发出《通知》,要求各地严厉预防和打击《英雄》盗版,文化部和全国扫黄办还成立了打击《英雄》盗版专项小组,进行打击盗版的专项部署。但电影仅仅上映三天,市面上就出现了盗版,而且公然打上了“中国电影盗版制片公司协助拍摄”的字幕,完全就是在向国家机关公然挑衅。由此可见,盗版者猖狂到了什么程度。

许望秋不是神仙,不可能解决盗版问题,想要让国内的电影厂像好莱坞企业那样,从出租出售dvd获得高额利润是不可能的。许望秋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了很久,最终从上一世的dvd专利大战中获得了灵感,让他想到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

如果在制定vcd和dvd标准的时候,能够拉上电影厂,那么在向vcd和dvd企业收取专利费的时候,电影厂就能够获得分红。上一世国内一台dvd要向国外厂商交18美元的专利费,差不多就是150块的样子。如果国内的电影厂能够从每台vcd收取10块钱的专利费,一年2000万台vcd,那就是2亿,每家可以分2000多万,足够他们度过难关的。

不过这件事难度极大,这个难度不在于发明第一台vcd和dvd,更不在于生产vcd和dvd,而在于如何在国外厂商的联合绞杀中活下来。

在上一世说到中国电子行业历史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提到万燕集团,提到vcd机研制者姜万勐。在网络上流传着一种说法,姜万勐在研制出vcd后犯下了致命错误:他竟然认为在当时的情况,申不申请专利没有太大的意义,以致万燕推出的第一批1000台vcd机,几乎都被国内外家电公司买去做了样机,成为解剖的对象。

在后来的纷纷传,因为索尼、松下、飞利浦等国外制造业巨大纷纷加强对vcd机的研究,推出新的专利技术,刷新vcd的技术标准,以致包括万燕集团在内的国内家电企业生产vcd需要向这些国外巨头缴纳巨额的专利费用。

其实这种说法根本不对,vcd是姜万勐发明的没错,但他用的全部是别人的技术,机芯是索尼的,解码板是c-cube的。姜万勐做的只是将这些东西组合起来,这种发明属于组合发明,是不具创造性的,唯一能够申请的就是实用新型专利,但这种专利是很容易规避的,甚至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