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八章 雾尽花开 五(2/4)

是郑成功,还是李定国都没办法与其相比,更别说是他们了。而妈祖在中国沿海的百姓心中分量亦是素来极重的,于张孝起看来,陈凯这是借着褒封妈祖来提高他个人的声望,甚至是对自身进行神话。

“这厮,就不怕遭了郑赐姓的忌惮?”

摇了摇头,笑过了陈凯的过犹不及,张孝起再看向郭之奇时,对方却全然没有半分笑意流露,有的反倒是对那个对手的激赏:“将子,你能看到这一点,陈凯断不会看不到的。他之所以还要做得那么有恃无恐,关键还是在于那个咨议局上面,他是狭民意而来,此番更是要把那些反对建立咨议局的声音给堵回去的。”

郭之奇至此一言,张孝起立刻就是一个恍然大悟——否定建立咨议局,那么作为咨议局第一个提案的褒封天妃之议自然也就不具备合法性了。但若是默认褒封之议,那么咨议局的存在也就有了其合理性的基础,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捆绑销售,张孝起不知道这样的词汇,但是脑海中也已经浮现出了类似的想法来。一连三个“这厮”吐出口来,后话却说什么也憋不出来,弄得他好是一阵无语。直到片刻之后,他才缓过劲儿来,下意识的看了看根本没人的左右,继而压低了声音与郭之奇言道:“督师,下官风闻那郑赐姓在福州设立六官以管理辖区,此事可是真的?”

与郑氏集团之间的交集,粤西文官集团主要还是在于郭之奇和已故的连城璧,张孝起的主要工作是坐镇粤西南,节制众将的同时管理民政事务,尽量将这三个府发展成永历朝廷的实控区,而非是藩镇林立的名义上的控制区。

如其所言,他得到的消息说来也就是一个风闻二字,并非那等有证据的实锤。倒是郭之奇这边,他与连城璧早前曾在广州西部布局,那里的文官都是他们任命的,陈凯取得广州的控制权后也没有进行清洗和大规模的替换。虽说,那几个县的民政和讼狱现在都已经彻底服从于王江和曹从龙的管理了,但是郭之奇总还是有一份消息来源在的。

张孝起提及此事,郭之奇不由得皱起了眉头,旋即便点了点头,对此表示了肯定。有消息指出,似乎陈凯和郑成功之间产生了嫌隙,具体原因他还不清楚,但是郑成功一手六官制度集权,陈凯反手就是一个广东咨议局,确好像是见招拆招。可是,以他对陈凯的了解,这咨议局的事情绝非那么简单。

交流了一番彼此的看法,郭之奇就回返驿馆休息。他还要在高州府待上一两个月的时间,乃是要为张孝起建立抚标一事镇场的。

接下来的时日,张孝起一边正式开始组建抚标,一边也在将高州府的情况进行汇报,尤其是张月和郭登第这两个家伙,最近这段时间是越来越不听调遣了。这里面,与郭之奇之前对陈凯的弹劾怕是有着极大的关系,更有可能的是他们在此事后向陈凯的靠拢也越加卖力了,只怕迟早会改弦更张的。

“陈奇策和李常荣那边的情况也不是太好,他们参加了那个粤海商业同盟,大把大把的银子喂过去,现在对陈凯已经有了依赖性。这个家伙,真的不是个省油的灯。”

比之粤海商业同盟的商业合作,郭之奇更担心陈凯会把陈奇策和李常荣拉进咨议局去,要是真的那样的了的话,这二人怕是就再没办法拉回来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陈凯并没有将他们拉进咨议局,甚至没有向他们控制的新宁县和阳江县的士绅、商贾发出邀请,全然紧着的都是郑氏集团的实控区在做咨议局的筹备工作。

不管怎样,陈凯已经在掀桌子了,他们就免不了要做出反应。无论是防范于未然,还是转守为攻,甚至只是静观其变也总比把脑袋扎进了沙子里要强的。

张孝起的抚标很快就有了一个骨架,据郭之奇所知,张孝起现阶段还不好把编制放得太大了,只是两个营一千兵马而已。正式组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