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0287章 摆驾上林(3/5)



起码对此时,依旧以粟米为口粮的汉室百姓而言,麦面的营养价值,必然远高于粟米。

——要知道在后世,粟米都演变为中药了···

而汉室的风气,虽然还没有李唐时期那么纯粹的‘以胖为美’,但对于健康的体态,也有着近似的标准。

如形容男子体态健硕,普遍用的形容词为:虎背熊腰,身广体胖;高八尺,重三百斤(汉斤)。

形容女子,也大都以‘体态丰盈’为形容。

毕竟此时大多数百姓,都还没有富裕到能把精力投入到‘美容’事业的地步——百姓娶妻,也大都以‘能生养’‘有气力’为标准去选择。

至于后世的爱豆们,如果放在如今的汉室,必然会被评价为‘无有雄姿’,甚至是‘面呈菜色’‘身弱体虚’,乃至于‘恐命不久矣’。

民间形容某人生活条件好,也都评价其‘尽显富态’。

何谓富态?

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肥头大耳,满腹赘肉,胖的流油!

——在此时,肥胖是富有者才能达成的‘成就’!

而麦粉所衍生出的面食,将大大提高汉室百姓中,‘油腻大叔’的比例。

——在这个时代,能让百姓变胖,绝对属与皇帝的文治功绩!

※※※※※※※※※※※※※※※※※※※※

当御辇慢悠悠行驶到上林苑外围,得到消息的田叔,也已经出现在了迎接刘弘圣驾的队伍前。

作为汉室行政单位中最臃肿,人员也最多的部门,少府的产业,可谓遍布整个关中。

即便撇开主爵都尉于各地新设的粮仓,光是少府原本就固有的产业,也已经是一比惊人的财富。

少府作室和办公场所在未央宫内,但想想就知道:未央宫长宽各不过五里,划分给少府的其余,更是一块长二里,宽一里的狭小区域。

再算上办公场所占用的面积,使得未央宫内的少府作室,能容纳的人员和机构十分有限。

少府的行政编制,也比其他所有行政单位要庞大——少府丞一,监一,少监二,六令,六尚,十五属。

除了这几十个千石以上的职务,少府还有数之不尽的附属单位:如粮食保护价所延伸出的主爵都尉,以及将来必定会从主爵都尉分离出的治粟都尉,以及,即将因铸钱而创立起的衡水都尉等等。

而上林苑,便是少府庞大资产中的一处。

与历史上绝大多数皇家园林所不同,汉上林苑,并非是完全封闭的。

上林苑土地数万顷,其中有一半以上,都是给百姓租种。

在汉室,当农民因为意外变故,而变卖了自己的家田,导致没有谋生手段时,就可以先地方政府提出申请,请求租种上林苑的官田。

虽然实质上,这个破产的农民依旧沦为了佃农,但与租种地方富豪的田地相比,租种上林苑的土地,对破产农民要友好许多。

此时,民间的田亩租税大概为三到四成,即:租种某人的田亩后,该田亩每年的产出,都要拿出来三到四成出来,交给田亩的主人,作为租税。

但想想就知道:作为这个时代的豪强,有钱人基本不会有什么‘富长良心’的情况发生——他们要的,不是佃农每年百十来石的米粮,而是佃农本身!

要想将一个佃农合理合法的变成自己的奴仆,在此时的操作难度也几近于无。

——哦~一家五口,一年要一百石粮食啊···

——那这样,我租给你五十亩地。

这五十亩田,到年底产出一百五十石粟米,其中却有六十石要被交给主家,当做租税。

仅剩九十石,但这一家人的最低需求是一百石,怎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