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057 宾主尽欢(3/5)

,我带老大他们过去,只负责饭菜,上菜洗碗涮锅我们是不管的。”

不管哪儿的厨子都不负责这些,刘邦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

“那就容易多了,除去所用的佐料的成本,不管你要办几天的酒席,一律三文一桌,如何?”一桌坐八人,里正娶媳妇,随礼的人多且丰厚,三文一桌,她没漫天要价,他们光是炒菜,和肉,都要忙活两天,两天一桌才三文,很划算了。

刘邦和孙氏一怔,“一桌三文,如果只宴请一桌,你岂不是亏了?”

普通厨子都是报个工钱,按天数算,一天十文或者二十文,按桌算的还是头回听说。

黄菁菁将二人的诧异看在眼底,笑着道,“没啥好亏的,一桌人,干活轻松,工钱少些说得过去,我靠力气干活,人多,弄的饭菜多,当然要多收些。”

刘邦和孙氏交换个眼神,刘家不缺钱,席面好比什么都重要,那天女方家送亲的队伍会来,让那些人满意比什么都强,刘邦搁下筷子,沉吟道,“一桌三文是应该的,只是,我看你家里人不多,几百号人的饭菜,你们弄得过来不?”

村里红白喜事,会请村里人帮忙,但也只是帮着洗菜,收拾碗筷类的,饭菜要厨子张罗,周家人不多,他有些怀疑。

“里正不用担心,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的道理我还是懂的,要摆多少桌酒席,你和我说说,让我心里有个数,待杀了猪,我就带老大和老二他们过去。”事情看似复杂,也就切肉和肉的时候累些,酒席那天是不怎么忙的,黄菁菁吃过乡下席面,大口锅一般大的蒸笼,往上叠了一个半人高,蒸好了就成。

里正见她言之凿凿,信心十足,便把担忧落回了心里,光是稻水村恐要坐上四十桌的样子,加之外村的亲戚好友,五十桌就够了。

“五十桌,多备两桌以防不时之需,你看要什么,我让人先备着。”

黄菁菁想了片刻,便道,“在外边起三口锅,问谁家有大蒸笼,能借多少借多少,再者,碗筷要提前两日备好,至于佐料……”

“佐料我们不插手,你看着弄,事后在一起算。”厨子靠的是厨艺吃饭,厨艺的好坏和佐料有关,刘邦有这个自知之明,给孙氏使眼色,孙氏便从怀里掏出个钱袋子,里边没有铜板,全是碎银子,想来是早有准备。

黄菁菁没有扭捏,当着众人的面清点好数目,算正式把活揽了下来。

“对了,里正,我想问点事。”黄菁菁回屋把钱袋子藏好,转身出来,朝饭桌上的人问道。

只见两张深邃刚毅的脸皆抬了起来,对视一眼,又低下头去,黄菁菁有些尴尬,两位里正都来她家了,一时半会不知怎么区分,她重新落座,“我想问问,十里八村,哪儿的学堂好些?”

既然打定主意要把栓子送去念书,学堂当然要打听好了。

桌上一阵静默,所有人都抬起了头,刘邦和赵卫国交换个眼神,刘邦道,“你想让周二周三去学堂?”

不怪他没想到栓子,栓子年纪小,谁愿意花这么多钱把稚气未脱,心性未定的孩子送去学堂?

庄户人家,把孩子送去念书,多是指望成材的,当然要挑懂了事的。

周士武和周士武唰的下脸白了,二人都当爹的人了,不说年纪大不大,田地的活等着呢,他们去了学堂,谁去田里干活?

尤其周士武,不免又想到他曾抱怨黄菁菁偏心的事儿,难道黄菁菁往心里去了,如今有了钱要补偿他们,把他们也送去学堂。

他便有些心虚,“娘,我和三弟一大把年纪了,哪看得进去书,还是专心伺弄家里的田地吧,我……我不想去学堂……”

周士仁重重点着头,表达自己和周士武一样。

黄菁菁见二人被吓得血色全无,不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