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73,淝水之战(2/3)

石以上”。

但是现代农民也这样种地,能达亩产千斤就很不错了。中国最著名的农学家袁隆平在试验田环境下也只能达到3000斤亩产。亩产百石是在什么条件下不得而知。

“蝗不出幽州之境,不食麻豆”。这简直是无稽之谈。蝗虫如果这么善良还会被叫做害虫?

幽州遭灾了反倒大丰收了。这很像“跃进”时的口号“大灾不减产,小灾大丰收”。

总而言之,《资治通鉴》这段记载不可信,颇有“跃进”“放卫星”的古代翻版的意味。但是,前秦当年获得农业大丰收倒是很有可能。

苻坚在这一年召集群臣决定亲自出马平定江南,统一天下。

383年,前秦卷土重来。符坚亲自挂帅,率领百万大军进攻东晋。

“坚发长安,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旗鼓相望,前后千里”。近百万军队蜿蜒千里。何等壮观。

这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一次战争。

秦军上次败在东线。苻坚率军杀往东线。在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苻坚率军进驻颍口(安徽阜阳颍上县东南),准备进攻晋军的淮河防线。

谢安派谢石、谢玄率领水陆军八万前去迎敌。

苻坚进攻寿阳。东晋派兵五千前去增援。援军还没赶到寿阳,寿阳已经被秦军攻陷,只得退了回来。

秦军取得开门红士气大盛,随后又连胜几阵,进军至洛涧(安徽淮南东淮河支流洛河)。

前来迎战的晋军,距洛涧25里,畏惧秦军的强盛,不敢再前进。晋军将领刘牢之自告奋勇率军五千夜袭洛涧,斩杀秦军一万五千人。晋军的士气得以恢复,继续向前进发。

两军主力在淝水(在安徽寿县境内)两岸隔河对峙。

苻坚派东晋降将朱序作为使者去见谢石,劝谢石投降。但朱序忠于东晋,到了谢石那里就把秦军的情况告诉了谢石。他建议谢石千万不要等秦军的百万大军到齐了再打,先打败秦军先头部队,挫其锐气,后面就好打了。

苻坚带来的这支先头部队有30万。后续部队正在行进途中。

谢石于是派人向苻坚挑战。苻坚自持兵力数倍于敌,欣然接受挑战。

两军在淝水两岸列阵准备决战。开战前,谢玄派人到前秦营中,请秦军稍微向后退一退,以便晋军渡河和秦军决战。苻坚欣然同意。他想在晋军过河时突然以骑兵冲杀,半渡而击,一战而胜。

秦军于是原地掉头往后走。

晋军的骑兵部队开始渡河。过河之后,晋军没有排兵布阵直接发起进攻。

秦军正在行进当中,后面突然遭到攻击。朱序带领东晋的降兵降将趁机大叫:秦军败了!秦军败了!秦军将士一听,“哗”一下炸营了。一个个头也不回撂蹶子狂奔。晋军大部队乘机抢渡肥水,穷追猛打。

苻坚的弟弟苻融是秦军前敌总指挥,骑着马来回跑,试图拦住溃逃的士兵,没想到马失前蹄摔倒在地,被晋军骑兵赶到杀死。秦军失去主帅没人指挥更加混乱,互相践踏、自相残杀。

在后面督战的苻坚一看这情况,知道完了,只能逃走。他在逃跑途中被流箭射伤。苻坚一直跑到洛阳才止住脚步,收罗残军,只剩下十几万人。

苻坚决定先回长安整顿军队,来年再战。

淝水之战以秦军惨败而告终。

“淝水之战”戏剧性地惨败使苻坚颜面尽失。苻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战神形象被毁了。这直接导致之前归附他的人开始有了异心,认为他不行了。

慕容垂在从洛阳往回走的路上就溜号了。他对苻坚说想顺路去邺城祭祖。苻坚也没多想就同意了,还给了他三千兵护送他北上,没想到慕容垂一去不回头。慕容垂在北方秘密联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