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237,灭西突厥(2/3)

朝的于阗。西域半壁江山沦陷。

思结部落是铁勒的一个分支。铁勒是中国北部的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突厥、薛延陀、回纥等族早先都是来自铁勒,后来在迁徙过程中跟当地土著融合成为新的民族。思结部落早先附属于突厥,在突厥灭亡后试图在西域自立山头。

唐太宗派苏定方三进西域去平定思结联盟。

659年,苏定方率一万精锐步兵和三千骑兵杀回西域。

西域西南地广人稀。叛乱的诸国兵力不多,战斗力不强。苏定方率军进西域三下五除二就平定了叛乱,活捉了思结部落首领。

根据吐蕃的史书记载,苏定方还和吐蕃在乌海打了一仗。

乌海的具体位置不详,一说在青海省的青海湖以南,一说是塔吉克斯坦的喀拉湖。

按照吐蕃的史书记载,八万吐蕃人在乌海被一千杀败。八万打得只剩下一千人。吐蕃军的主帅也战死沙场。

但是中国古代史书对如此辉煌的大胜仗竟然只字未提。因此乌海之战是否存在一直存在争议。

多数人相信吐蕃史书的记载。因为吐蕃没有理由自己黑自己。八万军队被一千军队打败是很丢人的一件事,吐蕃没理由编这瞎话。并且多部吐蕃史书都提及乌海之战。

那么,中国史书为什么只字不提令人费解。

同样按照吐蕃史书的记载,苏定方在667年还和吐蕃打过一仗。苏定方的八千骑兵打败了吐蕃十万精兵,并且杀入拉萨,纵火烧毁了布达拉宫。

这场更加辉煌的大战在中国史书中仍然不见踪迹。这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有人怀疑这跟当朝宰相、监修国史的许敬宗有关。许敬宗掌管国史,记事曲从迎合、毁誉由己,毫无职业道德可言。“许敬宗等所记多不实也”。

但是不管怎么说,在没有新的史料面世的情况下,苏定方两胜吐蕃之战只能存疑。

苏定方平定西域之后,把唐朝的控制区扩张到吐蕃边界。唐朝在石国设立都护府管辖西域及中亚地区。唐朝的西部边界一度达到波斯东面。

搞定西北,唐高宗又把视线转向东北。

辽东是中国旧地,唐朝立国后就一直想拿回来。唐太宗在辽东栽了面,唐高宗想帮老爷子把面子找回来。

唐高宗这些年一直在为北伐高丽做准备。准备工作之一是派薛仁贵不断攻击高丽,让高丽疲于应战,消耗高丽的战斗力。薛仁贵不但屡次打败高丽,攻城略地,还打败了反叛唐朝的契丹和奚人,活擒了契丹王,削去高丽的潜在盟友。

准备工作之二是派苏定方进攻百济,削去高丽羽翼的同时对高丽形成两面包夹的态势。

660年,苏定方刚从西域回来就被派往山东。他在那里率领十万军队跨海攻击百济。

百济跟高丽勾结不断攻击归附唐朝的新罗。唐朝多次警告无效,应新罗要求派兵攻打百济。

苏定方率军至百济。百济在朝鲜半岛西南部,大致相当于现在韩国的西部。

在熊津江江口展开两栖登陆战,大败百济防守部队,斩杀数千人。大军水陆并进直扑百济的都城。百济全国总动员,倾巢出动,与殊死一搏。再次击败百济,斩杀一万多人。乘胜包围百济都城。百济王无计可施,只得开城投降。

“苏定方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

苏定方留兵一万驻守百济,率军押着百济君臣回国。

唐高宗在洛阳举行献俘仪式,下令在百济设置都督、刺史进行管辖,将百济纳入唐朝版图。

唐高宗任命王文度为百济都督,镇抚百济百姓。谁承想王文度刚到百济就得病死了。百济陷入权力真空。百济降臣降将趁机发难,举兵叛乱。

当初苏定方攻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