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695章 危机乍现(3/3)



江南人口众多,又十分富庶,向来是历朝的粮税之地,且是宋之故地,无论从天时地利人和哪个角度讲都有利于行朝;而第一种却要困难的多,首先西川是蒙宋交战最为激烈的地区之一,几度易手,人口损失严重,土地荒芜,若想恢复成天府之国绝非短时间可以完成的。而陕甘之地靠近蒙古旧地,乃是其根本所在,不仅屯有重兵,且关中已非前朝那般富庶,人口结构更是早已改变,并不利于复国。

事实上朝臣们却多数赞同经略西川,进取关中,而他们如此坚持不外乎是历代王朝的建立皆是由北向南发展,进而夺取全国。可江南政权北伐从未成功,反被北方政权吞并。因此他们坚持由北向南发展就不足为奇了,以为这样就不会重蹈覆辙。

赵昺知道他们所说不错,从地势、地理上看中国的东西分界线从山海关开始,沿着燕山太行山一路向西南角,过大巴山,横断山,把中国劈成高地和低地两个部分,南北分界线沿秦岭、淮河入海。在这一纵一横的基础上,又分为腹地九区和界外九区:腹地九区指关中、山西、河北、中原、山东、汉中、扬州、荆襄和四川;界外九区包括西域、蒙古、东北、陇右、西藏、云南、浙闽丘陵、湘西赣南丘陵和两广。

在这十八个区域中,能够得天下的地方,主要有两个大区。第一个是关中、陇右、汉中及四川。关中地势险要,人善战。陇右提供战马。汉中四川提供粮食和后备力量,且汉中四川非常容易防守,后顾无忧。这个组合在天气炎热,西北气候好的时候,威力更大。以此得天下的有西周、秦汉及隋唐,几乎囊括了中国最强盛的时代。

第二个区是河北、东北加上蒙古。这个组合的核心是河北地区,粮食产量高,燕赵好任侠,蒙古提供战马和外援,目前的东北可以提供粮食和战略大后方。以此得天下的有东汉、元、朱棣篡权和清。得北方的有金和后赵。所以从以上历史事实可以看出,中国的战略重心,一直就在西北,山西和华北移动,这形成了中国重势的战略文化。

而在任何全局性的角逐中,中原都是必争之地。只有中原才是真正逐鹿问鼎的竞技场。只有中原四通八达的地理条件,才能获得控御八方的形势。必中原安定,四方才可能安定;若中原纷乱,则四方形势必致散裂。不经营好中原,则无以问鼎天下;不经营好中原,则无以谋天下之长治久安。

另外中国政治中心,一开始在河南、陕西这些地方来换转,后来又是河北山东。中国很长一段时间实际上就是特指中国北方,在魏晋之前,南方之落后令人深思。即使在今天,南方也依然不是政治中心,而只是经济发达地区而异。在这种背景下,南方人想的是如何挣钱,对当官什么的真心没什么兴趣。

赵昺也知道从以上历史上看,中国各统一时期时发生的战争,自北向南的统一战争八次,自南向北的统一战争一次半(因未能真正统一中国及规模有限,民国北伐仅算半次),而古代史上唯一的特例是元末朱元璋首先统一了南方,再向北把因为集中注意力剿灭红巾军而精疲力竭的元军赶回草原。所以自北向南的统一战争打赢的明显占绝大多数……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