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十七章 宗族大会(三)(3/4)

,很少有什么聪慧的表现外泄,所以这两三年里,神童之名就渐渐少有人提起了。还有人觉得她是浪得虚名,不过是旁人为了讨好郡公夫人,才故意夸大的呢。如今想来,一点都不假,不过是人家门风清正,为人谦逊,不爱卖弄罢了。郡公夫人是怎么教孩子的呢?这一对孙儿孙女,都如此出类拔萃。开始有族中女眷打听张氏是如何教养儿孙的,这点并不是什么秘密,赵玮在上学堂之前,也曾与族兄弟、族侄们见面、话、一起读书玩耍的时候,提起他如何勤奋,如何用功学习,族人们又啧啧赞叹了一番。再有人从六房赵启轩的女儿沅姐儿处听,她从清姐儿处得知,张氏与赵玮离家后,家中中馈是赵琇打理的,卢昌秀夫妻不过是协助而已。赵琇本人还每日都很用功读书,不但字写得不错,画儿也画得很好。赵启轩的儿子淮哥儿近日用功读书,向二房借的书本,也都是赵琇指点他挑的。族人们对二房兄妹俩更加赞不绝口了,有人想起赵玮年已十一,又有爵位在身,过一两年是不是该亲了?这么好的人选,自家是否有合适的侄女儿或外甥女儿或干女儿……等等等等,试着向郡公夫人推销试试?一时间族中女眷都骚动了,虽张氏和赵玮还没回来,她们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串门子回娘家,准备等他们回来了,就带姑娘上门去了。还好赵琇年纪尚,暂时没人把主意打到她身上去,让她得以享受了一段时间的清静。不过这段清静的时间不算太长,大概是因为她在宗族大会上刷了强烈的存在感,又在族中塑造了“聪明”、“好心肠”、“有点威望”以及“手握中馈大权”的形象,有族人向她求助来了,这一回是真正的求助,不是上门骗钱来的。外五房一名“水”字辈的堂侄,是家中庶子,父亲是个老童生,但只差院试这一关,就能成为正式的秀才,而最近的一次院试是在下个月举行,他父亲很有把握。此外,他嫡长兄也在读书,天份很好,据比他父亲更有希望中举,家人都对他抱有很大的期待。如今家中大权掌握在他嫡母手里,他本人生母早逝,不如其他庶出的兄弟受宠,只能在家里帮嫡母嫡兄跑跑腿,做点杂事,就跟个管事一般。他曾经觉得自己可能永远都不会有出头的那一天了。近日因六房打算扩大生意,招揽族中子弟做学徒,他还识得几个字,也会算账,就报了名,成功被选中了。嫡母一向有着慈和大方的贤名,也不去拦他,反而顺势服他父亲,分了他一份家产,让他**门户,也省得将来他做了商人,会影响父兄名声了,如果他日后做生意赚了大钱,也不影响他用孝敬父亲的名义贴补家里。虽然嫡母打了如意算盘,但他对嫡母还是很感激的,因为她分了他一笔钱,族田和家里另外置办的田产,也都没少了他那一份,虽然不多,但总归是一份家业。只是他没有人手去耕种分到的田地,就打算把那十亩族田佃给生母的同胞兄弟去耕种,然后将剩余的三十亩私田全部卖掉,把钱存起来,预备日后开店时做本钱。之所以选中赵琇做买主,完全是因为她如今在族中形象大好,让人信得过,而且又有曾慷慨动用私房帮助族人的名声。那三十亩地如今什么东西都没种,其实算是一半的荒地,之所以是一半,是因为那块地里有个野生的果树林子,长的果子还能入口,等成熟了采摘下来,拿到市面上去卖,也可以挣到些钱,另外林中的杂树砍了卖柴火,也值些银子。八房的族田,当日作价五两银子一亩,是中等田,还种了棉花,这个价已是贱卖。外五房这位“水”字辈的堂侄,不敢拿自己的野果林子跟人家的棉花地比,因此只出了三两银子一亩的价钱。三十亩地,就是九十两,是赵琇能从账房取用到的数额。赵琇起初还觉得兴致缺缺,但一听到他那块地的位置,表情就有些变化了:“你是……你那块地是在青溪镇以西,临近河边的位置?”见对方给出了肯定的回答,赵琇双眼亮了。如果她没记错的话,穿越前她曾经陪父母去过上海青村的世外桃园游玩,那地方正好在青村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