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八章 见或不见 反客为主(2/4)

次遣使拜访荆州,荆州诸臣商讨这件事的时候,关嫣正好陪侍在侧听到了当时一位智者的分析。

那位智者,便是如今的大汉丞相诸葛亮。

孙权的心思再如何诡谲,他瞒不住刘晔,自然也瞒不住诸葛亮。

可惜的是在诸葛亮在的时候,关羽还会好好听从诸葛亮的劝谏。

但等诸葛亮一走之后,性格高傲的关羽哪怕明知孙权的用心,但还是选择我行我素的方式。

现在随着局势的发展孙权又将这番心思用在糜旸身上时,关嫣当然希望糜旸能有种更好的处理方法。

在明白孙权的险恶用心后,糜旸便知道他不能对孙权的使者避而不见了。

因为随着孙权使者的一路北上,想来现在天下间有许多人的目光都注视在他身上。

而他避而不见或者说怒骂来使的行为,或许正中孙权的下怀。

既然不能不见,那么现在糜旸就要思考他该如何见孙权的使者。

正如关嫣所说的那般,糜旸不见孙权的使者对孙权有好处,糜旸若见了孙权的使者,对孙权亦是有好处的。

虽说糜旸现在在大汉中位高权重,但他既非汉帝,又非执政,怎能单独与孙权的使者见面?

孙权名为汉臣,实为一方诸侯也。

由于与江东有着血海深仇,世人也许不会误会他有投向江东的想法。

只是若是他真的在新野城中接见来自江东的使者,甚至应下孙权给他的一系列好处。

那么一部分世人或者说他的政敌,难免会以此为口实来怀疑将来他对江东的立场。

哪怕是糜旸拒绝孙权给他的好处,可谁又真的知道,糜旸私底下有没有接受孙权的什么好处?

目前大汉内的有识之士,都知道大汉来日或许与江东必有一战。

而若是这场仗开打了,本来无论从各方面来讲,糜旸都会是大汉方面征伐江东的第一主将人选。

想来孙权怕的也正是这点,或者说糜旸来日挂帅出征江东,是江东士民最害怕的一件事。

所以孙权想的是若糜旸真接受他的通好了,那么以他熟知的政治规则来说。

纵算刘备再如何信任糜旸,他也会顾忌到朝野之间的疑虑,从而不会选择让糜旸挂帅出征。

人言可畏。

毕竟糜旸是第一人选不错,但他不是唯一人选。

而只要不是糜旸挂帅出征,那么来日江东若真的反叛大汉了,江东的胜算亦会多上几分。

这便是孙权的通盘用心。

糜旸见与不见对他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糜旸如何做,对他,对江东都是有利的。

只是糜旸现在虽能看出孙权的通盘用心,但是糜旸倒是一时之间没有太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件事。

糜旸自穿越以来,经历的多是兵争上面的事,对于这种政治上的陷阱,他并未有什么应对的经验。

可能刘备也正是知道这一点,所以他才想着以此事来锻炼糜旸。

因为心中的烦闷,糜旸不断地在内室中来回踱步。

糜旸现在终于明白他当年离开成都之时,糜竺所嘱咐他的那句话的含义了。

“政治上的暗箭,是比战场上的明枪更加难以提防的。”

在不断的踱步之下,糜旸心中在一直思考着可以找何人商量此事。

人各有长,既然他不擅长处理这些事,那么他可以找人来为他出谋划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