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十一章司马光给宋仁宗讲解春秋(2/3)

治的经典故事,如齐桓公尊王攘夷,晋文公历经逃亡,最后回国成晋君,再后来称霸诸侯的感人故事。

春秋时期士这个阶层崛起,他们靠读书学艺而得真才实学,到处游说诸侯为诸侯担任文官武将,帮助诸侯国励精图治,富国强兵,保卫诸侯国和百姓的安全。原来那些贵族已经开始接受士的崛起,士继续发展,接纳的人越来越多,最后逐渐取代了贵族。士大都起于寒门,都经过艰苦的考验,治国领兵都不在话下。直到今天都说大臣是士大夫,大概就起源于春秋。现在科举取士,不再拘于门第和血统,而只重视真才实学,现在的门荫也是古代贵族世袭制的残余制度,但是已经是很微弱了,也只门荫三代,不像古代世世代代都是继承祖宗的勋位。士大夫的崛起是由于自己的努力,不再世袭,而也不在乎世袭,比起古代的贵族不学无术仗着祖宗的功德吃饭,连一般人都不如,不知好到哪里去了。不然周天子怎么会衰弱下去的,三家分晋,晋国怎么被大夫给分掉的,田氏伐齐,田氏是怎么取代齐公的,不都是诸侯国的国君不学无术,对于国家疏于管理,没有治国的才能才被取代的吗?春秋时期,农人的负担得到减轻,生产的积极性更高,所以产粮食和桑麻更多,各国都很富庶。”皇上说:“春秋无义战,礼崩乐坏,实际上是看来不是这么样的?”司马光说道:“礼崩乐坏的是造俑者乃是贵族的衰落,不是百姓人心不古,故归罪底层百姓是不对的。问题出在周王和诸侯国国君等大贵族身上,是他们首先不遵守周礼的,不能归罪于百姓和士大夫的道德败坏。”

皇上说道:“春秋都有哪些大国,都有什么值得一谈得地方和失败的地方。”司马光说道:“春秋时期的大国首推齐国,齐国自公子小白担任齐国君主后,不计前嫌,任命自己的竞争对手公子夷吾的辅臣管仲为相,管仲重任人才,整顿吏治,奖励农耕,齐国不久富强。驱逐夷狄,惩治不义之国,尊王攘夷,伯于诸侯,为春秋第一霸。但是重用外姓贵族,被田氏用大斗出,小斗进收买人心,将齐国公族一网打尽。田氏重用士,姜齐重用贵族,是故不敌田氏。春秋第二大国乃是晋国,晋文公历经苦难方得君位,故重用有才能之大臣,国势日强。击败楚国,霸于诸侯。又有退避三舍之贤德故晋国名声大震。但是限制公族,重用大夫,被韩赵魏三家分晋。是故公族不封,大夫得势,也是自取灭亡。没有了对手,自己被自己的国人给灭了。春秋大国秦国,秦穆公重用百里奚而霸诸侯,但是野蛮愚昧,穆公死去竟然将有才华的大臣给殉葬了,国家失去栋梁,最后衰落,也是自己灭亡自己。春秋大国吴国姬光雇佣专诸刺杀王僚,重用孙武子和伍子胥,富国强兵,灭楚国,争霸中原,最后得伯于诸侯,受到周天子的认可。但是姬光之子夫差灭了越国,却让越国复国,是不知越人多诈,不如废掉越王,擒拿敌酋。后被勾践反扑,吴国反被灭亡,是吴人称霸后大意失荆州,自己以为越人是诸夏,守信用,不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越人乃是夷狄,当然不能按诸夏的规矩来办,不知己知彼,其败必然,是自取灭亡。最后是宋国,不在乎武功,而在仁义取得诸侯国的信任和支持。各小国武力不行,都寄希望于宋襄公保护,宋襄公败于楚国,楚国不讲仁义流传于中原,宋国一败而诸侯皆知楚国不义,宋襄公遂称霸诸侯。宋国乃是商王后裔,商人之族,继承的古代的传统更是很多。与其他诸侯国有着不同,有着商人的特色。商人也是诸夏,与夷狄不同,故宋国称霸也是中原各个国家所支持的。宋国文化发达有庄子,管子等名人,他们身上都带有宋国的风情,到今天都影响国人,宋国是用软的力量征服诸侯的,比起楚庄王和勾践的无赖和无耻、狡诈令人尊敬的多。楚庄王和勾践令人讨厌,也有人说他们是春秋五霸的,但为臣认为纯粹是夷狄坏我中华之谣言也。楚庄王称王,勾践反复无常,屠杀大夫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