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5虔诚拜师父(2/3)

他的身材并不高,却显示出一种精干的气质,就像个质地良好的架子,稳稳地挑着一套玄色练功服。他手上的力量出奇的大,就那么一托,我丝毫都无法动弹。

“胳膊展开。”他说。

我往后退了几步,将两只胳膊举起来,往两边展平。

“转两圈。”

我转了两圈。

“踢两下腿。”

我又踢了两下腿。

“跳两下。”

我双脚并拢,在原地跳了两下。

“条件还不错,好了,行礼吧。” 他转过头去,叫了一声。从左侧的偏房里,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一个女孩托着酒具盘,从门帘中闪出来,走到我跟前。我看了看,很秀气的一张脸,还没有完全长开,但模样中已经有几分端庄之气。我顿时有些羞涩,呆呆地站着,忘了去拿酒杯。

大哥又捅了一下我的胳膊,朝我使个眼色。我回过神来,赶紧从酒具盘上拿起一杯酒,双手端着,恭恭敬敬地递到师父面前。他接过去,象征性地喝了一口,将酒杯放回了盘子。耳边传来“当”的一响,那是酒杯落在盘上的声音,格外的清脆,仿佛一种斩钉截铁的承诺。大哥脸上的表情立马松弛下来。

拜师仪式一结束,大哥就回去了。临别时,塞了些钱给我,就说了一句话,让我以后好好跟着师父学,没学好就不要回家了。说完他拍拍我的肩膀,转身上了车,看都不看我一下,就走了。

大哥走得如此突然,我有点发愣,恍惚中,一阵黄色的尘土扬起来,在我眼前形成一团迷雾。等我回过神来,自行车已经远去,变成了公路上的一个黑点。我心底突然涌起一种被遗弃的感觉,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包袱,被大哥仓促地扔在了这个叫谢家崴子的村子里。同时我也觉得,大哥刚才表现出来的那分恭敬,似乎值得推敲。

当然,我知道大哥很忙。自从他当上村支书之后,我们那个小村,开发的速度一天比一天加快,有些村子已经被彻底拆掉,成为商业街区,原有的那些居民,有的住进了安置房里,有的迁入县城,从此远离小村,成为城市居民。但那不是我大哥想要的生活,家园都没有了,再多的钱又有何用?大哥是位有原则的村官,既要守住家园,又要带领全村人发家致富。有不少商人来村子里谈合作,但只要涉及到土地转卖,他一律拒绝。在大哥心里,土地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坚决不能变卖。对村里的发展,大哥有明确的方向,一是建出租屋,二是搞村办企业。为了起到示范作用,他自己带头,把我家祖屋推翻,建了两栋七层高的出租屋。当时村里的人都说,这人一定是疯了。可是房子建好之后,很快出租一空,我家也因此成为小镇上第一批靠收租就可以将日子过好的居民。这证明我大哥的商业头脑还是不错的。他的成功就如同一颗定心丸,别的村民也纷纷开始效仿。可以这么说,我们那座小村庄最早的出租屋,就是从大哥手中开始的。那几年,他就像打满了鸡血,隔老远都能闻出他身上的一腔抱负。

大哥走后,我才真正有了孤身在外的感觉。好在离家并不算太远,谢家崴子有座小山,就在师父家后面,爬到山顶,往东可以看到一湖绿水,镶在一圈低矮的山丘之间,那是水库;再往东边是凤凰山,大大小小的山峰起伏着,就像道屏障,将两座小镇隔开;凤凰山的那边,就是我家,看上去,似乎近在眼前。这多少给了我一些心理上的安慰。再加上谢家崴子的人大多姓谢,谢姓人家是尊重王家恩师的,他们与师父是本家,自然也就多了些亲切,少了些陌生。实在感觉孤单的时候,我就想着自己是来走亲戚的。

事实上,我们也确实算是亲戚。我们那个村里大多数居民都姓谢,与谢家崴子的谢姓有着很深的渊源。历史上,山东人是个惯于迁徙的族群,两千多年的时间里,我们的祖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